2021 BOC/BOA丨周俊教授:免疫治疗改变晚期胃癌治疗格局
2021年7月2-3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ofASCO2021China”在天府之国成都盛大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上海阿特蒙医院周俊教授,为我们分享晚期胃癌治疗进展。
医脉通:针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GFR2b)的单克隆抗体Bemarituzumab(以下简称Bema)是今年备受关注的一个胃癌新药。本次ASCO年会上更新的FIGHT研究结果对临床有何启示?
周俊教授:FGFR2b受体拮抗剂Bema在FIGHT研究中取得良好数据,对将来Ⅲ期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FGFR2b阳性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FIGHT研究显示,Bema联合化疗组可使FGFR2b阳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19.2个月,而对照组仅13.5个月,这是非常亮眼的数据。
同时,该研究还显示Bema的不良反应可控。与其他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相比,Bema通过与FGFR2b高选择性地结合,降低了高磷血症、高钙血症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尽管Bema组的角膜事件较常见,但该不良反应可控,总体而言,Bema的毒性在FGFRTKIs里相对较小。
医脉通: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为HER-2阳性胃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希望进一步探索在靶向和化疗基础上加上免疫治疗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KEYNOTE-811研究带来了哪些突破?
周俊教授:前期小样本Ⅱ期研究显示,在抗HER-2治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加上PD-1单抗,可大幅提高HER-2阳性人群的获益。在此背景下,开展了Ⅲ期临床研究,也就是KEYNOTE-811研究。2021ASCO大会上公布的第一阶段分析结果(IA1)显示,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4.4%,令人惊喜。并且,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和既往报道的帕博利珠单抗的不良反应相似,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
医脉通:在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中,CheckMate-649研究也证实了免疫联合化疗在胃癌一线治疗中的价值,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周俊教授:胃癌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度异质性的特点,晚期胃癌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在消化道肿瘤领域,肝癌的研究进展缓慢,是由于还没有发现肝癌的驱动基因突变,在第一个靶向药索拉非尼出现后,经过十余年发展,才陆续出现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靶向药。同样,由于胃癌也没有发现驱动基因,且高度异质性,胃体、胃窦、贲门以及胃食管结合处等部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胃癌的研究进展也非常缓慢。
在涵盖中国大陆患者的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中,CheckMate-649研究是目前首个取得阳性结果的一线治疗Ⅲ期临床研究,对于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HER-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胃食管连接部癌(GEJC)或食管腺癌(EAC)患者,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显示出优于化疗的显著疗效。
无论是CheckMate-649研究,还是KEYNOTE-811研究,免疫治疗的加入均给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带来巨大改变。由于免疫单药治疗的疗效较低,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疗效,因而免疫治疗在胃癌的应用主要是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免疫联合抗HER-2/其他靶点治疗和化疗。对于HER-2阳性胃癌患者,可联合抗HER-2治疗和化疗;对于HER-2阴性胃癌患者,可检测有无其他靶点,如Bema在FGFR2b阳性、HER-2阴性胃癌患者中疗效显著。HER-2阳性患者仅占晚期胃癌患者的15%,FGFR2b阳性患者占HER-2阴性患者的30%,因此,Bema的出现,提高了靶向药物在人群中的覆盖率。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胃癌领域的研究中,大多是三线研究结果,也包括小样本的二线研究结果,其中一部分试验已取得阳性结果。随着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必将给胃癌疗效的突破带来更多机会。
免疫联合抗体偶联药物(ADC)。ADC与PD-1单抗的联用将是未来胃癌治疗的一个发展趋势
除免疫联合治疗外,目前晚期胃癌的很多研究是二线、三线等后线研究,未来将逐步前移至一线研究。